回到古代当贤圣

第238章 利义之辩

利义之辩?

吕雉听到这个名词,瞬间想起了博士官们和自己提起过它。

所谓利义之辩,实际上就是当年稷下学宫曾经出现的四场辩论之一。

当年孟子继承了孔子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(《论语?里仁》)的思想,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,认为追求利必然损害义,为了保拿义,要“舍生而取义”,“二者不可得兼”(<告子上>)。

所以,梁惠王问他“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”时,孟子直接了当地回答说:“王!何必曰利?亦有仁义而已矣。”并告诫梁惠玉说:“上下交征利,而国危矣。”(《梁惠王上》)

而作为稷下学宫的祭酒,荀子则冲破儒家义利观的藩篱,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。他认为;“义与利,人之所两有也。虽尧、舜不能去人之欲利,……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也。”(《荀子?大略》)

并且以此命题,在稷下学宫展开了一场辩论。

在当时,稷下学宫中仍然有一群信奉个人主义,认为人们应当尊重每个个体利益的人。

他们人为,人们对利的追求具有合理性,是人的本性,并举例说:”饥而欲食,寒而欲暖,劳而欲息,好利而恶害,是人之所生而有也,是无待而然者也,是禹舜之所同也。“(《非相》)”

目好色,耳好声,口好味,心好利,骨体肤理好愉佚,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。”(《性恶》)

荀子在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的同时,又认为这种追求要保持一定的度,不能放纵。放纵逐利,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。他在《礼论》中说:“人生而有欲,欲而不得,则不能无求,求而无度量分界,则不能无争。争则乱,乱则穷。”

那么,怎样才能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保持一定的度呢?荀子认为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”制礼义以分之”(《王制》),用礼义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”第,用礼义制约人们的物质欲望,教育人们”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导”(《荣辱》),反对”'唯利之求”(《王霸》)。

这样做了,国家就会平治,反之,则会出现乱世,即所谓:”义胜利者为治世,利克义者为乱世。”由此可见,荀子的义利观较之孟子的义利观少有片面性。

管仲学派对义利关系的看法是义利并重。他们认为:”厚爱利足以亲之,明智礼足以教之”(《权修》)。讲礼义教化,不忘记物质利益的激励功能;讲物质利益,也不忘记礼义教化的引导作用。二者相得益彰,相辅相成。

故《版法》在讲了”必先顺教,万民乡风”之后,紧接着说:”旦暮利之,众乃胜任。”

看着萧文,吕雉将这些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完全属于天书,但是对读书人却是常识的东西说出来。

听到吕雉几乎一字不差地将利义之辩说清楚。萧文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然后,他说道:“既然皇后娘娘知道利义之辩,那应该不奇怪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吧!”

“毕竟我杂家,源于秦相吕不韦。而吕不韦,也是我华夏有名的商人。利义之辩,我杂家自然不会和迂腐的儒家一样,把义看做比利重要的东西。”

“家师曾经说过一句话。萧文到现在依然记得。家师说过——没有永远的朋友,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!”

02018-11-08

23:17:00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封少娇妻,有孕出逃唐柒柒封晏
封少娇妻,有孕出逃唐柒柒封晏
前脚离婚,后脚发现怀了前夫的孩子怎么办?找前夫负责,前夫竟然有新欢了怎么办?唐柒柒的人生好纠结好忐忑好无语!她整日谋划,如何躲开封大爷的视线生下孩子,却不想被他逼至墙角。“离婚四个月,怀了七个月?说,孩子是谁的!”
二聂
他曾经逆光而来
他曾经逆光而来
清冷沉默的退役队长vs高冷性感的女翻译员 鲜血奉于国家,骨肉筑于国土,而这份情归属于你。 时隔五年,他们重逢,当初那个温柔爱笑的小哥哥变成了沉默寡言又神秘清冷的男人。 对于她的热烈追求,他甚至告诉过她“我从来都没有想过,和任何一个女人共度余生的想法。” …… 多年以后,宋宴告诉简宁“你那个时候被绑架,绑匪说要一命抵一命,佟傅言他二话不说拿枪直接对上自己的胸膛,就是一枪。简宁,我认识佟傅言二十多年
沥冬
宠妻入骨:神秘老公有点坏(你是我的难得情深)
宠妻入骨:神秘老公有点坏(你是我的难得情深)
一时不防被算计,嫁给坐在轮椅上的顾大少。本以为白天有钱,晚上有闲,哪知道天天被奴役到腰酸背痛腿发软。叶北北拍桌骗子,我要离婚!顾大少将萌宝推到身前孩子都有还想离婚?老婆大人你醒醒!“……”叶北北看着和她一模一样的萌宝一脸懵圈。谁能告诉她,她没怀过孕,哪来的孩子!?
江流云
臣妻
臣妻
大周朝武帝史书评价只余二字残暴。大周朝首辅沈钰史书评价佞臣。然后,佞臣的首辅沈钰重生了,带着前世的悔意重生了。重生后他只想宠着他前世早逝的妻子,宠她,爱她。可天不...
沈钰
美人潋滟(快穿)
美人潋滟(快穿)
【感谢随便君帮我做的美腻的封面~】  【立个flag,今年完结。】 愿散一滴苦难泪,舍一世凄凉身,献祭于尔,唯求心中所愿。约定达成。
戚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