诡三国

第2453章加封的风波

负责尚书令的荀彧先一步出列,面无表情的诵读起一些章奏。这些章奏基本上都是一些流水账,比如发生什么事情,做了什么事情,还有什么事情等等,一般来说就像是整点新闻一样,告知天子百官一下当下的情况而已,也不需要天子刘协做出什么指令。

在例行惯例的章奏之后,很多人都立刻精神起来。若是这些人都是有狗耳朵的话,想必现在便是竖立起了一大片!

天子刘协也意识到了一些什么,脸色微微有些阴沉,将目光在曹操身上穿进穿出,然后又瞄向了其他的官吏,尤其是在崔琰,臧霸,蔡瑁等不经常出现的人员身上停留得时间最长。

微臣崔琰,有本起奏。

崔琰缓缓的吸了一口气,走出了队列,大礼而拜。

天子沉默了少许,目光却投向了曹操。

大殿之中的气氛顿时沉闷且紧张起来。

曹操垂目,八风不动,似乎身边之时一概与他无关。

站在刘协旁边的黄门宦官,拿眼瞄着刘协,见刘协没有丝毫的表示,他也憋着不敢出声,额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颗汗珠,沿着脸庞滚滚而落

似乎过了许久,或许也就过去几息,刘协放在宝座扶手上的手臂,微微抬起,动了动手指头。

准奏黄门宦官连忙拖着长音喊道。不知道是不是有些喊得匆忙,到了最后声音虽尖,但是不免有些颤抖起来。

谢陛下!崔琰的声音平淡且有力,自建宁始,艰祸多兴,中平之际,氛厉弥昏,星辰失所,丑裔猖狂,群凶豪起,颠越跋扈,国家之危,倾覆在即。臣每览史籍,观之前载,厄运之极,古今未有,苟在食土之毛,含气之类,莫不叩心绝气,行号巷哭。幸得陛下即位,既得宗庙灵佑,又有忠臣贤才,封秩辅佐,褒功赏德,四海愿中兴之美,八荒怀复振之望。

臣闻昏明迭用,否泰相济,天命未改,历数有归。社稷靡安,必将有以扶其危,黔首几绝,必将有以继其绪。今有曹公孟德,奋身克难,灭黄巾贼乱于先,诛二袁篡盗于后,抚宁冀豫,奄有青徐,柔服以德,伐叛以刑,殄夷首逆,芟拨荒秽,威摄不类,顺肃宇内。此乃光武以来,未有之大功是也。

是以臣敢考天地之心,虑社稷之望,举曹公迁任丞相,以定国邦,以安将校,上可得圣朝欢心,下可获冠带至望,继辅弼陛下之大业,续镇靖社稷之朝纲。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,以社稷为务,不以小行为先,以黔首为忧,不以克让为事。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,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。正所谓生繁华于枯荑,育丰肌于朽骨,神人获安,无不幸甚。

臣泣零上情,皆为肺腑,言之惶恐,百叩以首。还请陛下恩准!

崔琰朗朗而声,而坐在宝座之上的刘协,却忍不住将扶手越抓越紧,甚至手背上都露出了一些青筋。

崔琰上奏完毕,大殿之中便是一片寂静。

只是听闻到一些急促呼吸之声,任何人都没有开口说话。

丞相!

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

汉代起初是有丞相的,但是自从汉武帝在位期间,搞死了十一位丞相之后,这个职位就渐渐的衰败下去,不复汉初之时的荣光了。

曹操迎了汉帝,打败了袁术之后,职位是司空,而这个司空并非是曹操拍着脑袋,像是菜市场那样,看那个顺眼就捡那个,或是那个便宜就买那个,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才定下来的位置。

在汉武帝时期,皇权和相权的斗争非常的激烈。

对于野心勃勃的汉武帝来说,他自然想要一个完全听从他指令的政治集团,而不是时时和他唱对台戏的外朝丞相官署。

在汉武帝时期,中朝官员多数都是一些品级较为低下的官吏,主要是郎官,大夫,博士等执掌谏议的官吏,或是皇帝身边的近侍之臣担任,没有太高的身世和政治背景,大多数是寒门或是布衣之家,这就使得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官和外朝官,有了先天上的对立。

结果自然就是得到了汉武帝怂恿的中朝官,前仆后继的用上去,最终将外朝官踩在了脚下

但在汉武帝这个家伙将丞相搞成了高危职业之后,丞相就日益萧条,甚至在汉武帝时期,一些丞相根本就不管事情,全心全意的保命,为了维持朝堂之中的正常运作,汉武帝就开创的搞出了一些中朝的官职,正大光明的将原本属于外朝官的事项拿到了中朝来运作,一方面继续架空丞相的权柄,一方面则是让汉武帝自己活动的空间更加的扩大。

因此来说,中朝官,或者被称内朝官,基本上就是皇帝的近臣,如侍中、常侍、给事中、尚书等组成,平日里面也是距离皇帝更近,可以说是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在行使权利,这和当时曹操的地位是相匹配的。

这是一方面的因素,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则是袁绍当时是自表为车骑将军,在汉代惯例里面,属于是开府建牙的外朝官,因此曹操当时选择担任司空,也是为了向袁绍表示说小弟还是辅佐大哥的

大哥你在外朝奋勇杀敌,小弟在内朝辅佐,夫妻,呃,兄弟双双齐心协力,一起发财!大哥你看,那边有个姓斐的一直拿眼瞪你呢

袁绍便嗯的一声将视线暂时转向了西方。

毕竟当时刚刚将袁术按在地上好一顿摩擦的曹操,体力消耗确实是太大,还需要一个喘息的时间,态度不好一点,袁绍一块肥皂丢出来,曹操便是菊花难保。而且曹操的出身是宦官系列,原本就是内朝官,所以曹操当时担任内朝官也自然是情理之中,并没有什么突兀之处。

后来斐潜一路崛起,袁绍打又打不下来,损兵折将之下才反应过来是中了小老弟的奸计,便是自己从车骑将军改成了大将军,将车骑将军扔给曹操。

大汉原本将军类的职务,都是外朝官,除了原本定义上就是为了拱卫京畿的前后左右四将军,其余的将军基本上都是在外征讨,自然就是外朝官。

但在昭帝和宣帝时期,位任大将军的霍光,同时也担任了大司马,所有朝堂上下的事情,在给皇帝之前,必须先给霍光过目,才能转给皇帝。之后这个大将军的头衔就和前后左右四将军一样,成为了内朝官。因此袁绍当时自认大将军的意思,也就自然是很微妙了起来

若是真说起来,袁绍改为大将军的时候,多少也有一些让刘协搬家到邺城去的心思,可最终袁绍的选择恐惧症还是犯病了,以至于最终袁绍的这个大将军只是空壳一个,并没有真正获得内朝的权柄,也就谈不上对于曹操产生什么压制力了。

曹操在击败了袁绍之后,成功的走到了内朝官的尽头,也就是大将军。然而在曹操结果了袁绍这个权柄,并且是真真正正建立起一个偏向于内朝官的政治体系的时候,曹操猛然才发现,这一套的系统已经不像是之前那么好用了,别说像霍光那个时段,就连一般大将军的权柄都是不如,不仅对内压制力不够,在外面还有一个斐潜蹦跶得很是欢畅。

在这一次对于斐潜封赏的过程之中,这种东西矛盾就越发的明显,荀彧的建议是将斐潜继续往外推,绝对不能给与斐潜参与内朝的权柄,所以才有了所谓骠骑大将军的这种称号,位列三公之上,也就代表了是位在三公之外

这样曹操和斐潜之间,就自然难以调和,而曹操就要被迫将注意力像是当年的大将军袁绍一样,主要放在了西面,放在长安三辅之处,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不可以继续和豫州冀州的地方豪强较劲了。

大家都是皇军,呃,皇帝之下的内朝军,枪口应该一致对外!

老曹同学就别再拆自家的台柱子了!

可是这样做,曹操心中不痛快。

郭嘉原本不想要参与此事,但是为了弥补荀彧的问题,一方面给曹操献上了带有挑拨离间味道的计策,另外一方面也建议曹操不再担任大将军,而是改任丞相!

毕竟这个大将军还比骠骑大将军少了两个字,要是普通人还有不知道这两个将军到底那个大的尴尬。

除了上面的一点名号的相争之外,对于曹操来说,改任丞相,还有额外的不少好处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女配快穿回来后[穿书]
女配快穿回来后[穿书]
曾经容蓁拿的是豪门女配的剧本  对!就是那种各种和女主作对,花式作死的炮灰女配……  后来,她阴差阳错得到了一个快穿系统,在三千世界里辗转,  从被虐的炮灰小菜鸟,到装备满级的大佬,容蓁走过无数个世界。  好不容易成为大佬,容蓁觉得是到了该“安享晚年”的时候了  然后,她又穿回来了!  容蓁:……!!!  1.不黑原男女主  2.关于娱乐圈的内容不多  3.放飞之作,作者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情节
盛世青华
男主的男妻[穿书]
男主的男妻[穿书]
易寒之熬夜看了一本武侠小说,因剧情太烂连夜喷了作者一夜,然后第二天起来他发现自己居然穿进了这本小说里,还是那种可有可无的路人角色。  易寒之表示穿就穿了吧,反正他只是个路人甲,陪男主打怪升级这事轮不到他来做,他就在家做做他的风流少爷好了,没事去花街转转,岂不乐哉?  谁知当天主角就找上门来,要他交出什么武功秘籍?  易寒之表示这什么鬼,我不知道啊!  于是便将主角赶了出去,顺带调戏了下主角,因为
浮生皆未尽
篡位将军的白月光(重生)
篡位将军的白月光(重生)
文案一(原名《公主归来[重生]》)和亲归来,国亡了。她从公主变成了前朝公主。龙椅上坐着当年为她送亲的将军。幸而重生一回,早就知道了。“妾绵薄之力,当不起陛下如此称赞。唯愿天下安定,百姓安居,妾自安心。更愿吾皇圣体安康,福寿无疆,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前朝的尊贵繁华俱往矣,亡国的公主折腰,对新朝皇帝三叩九拜。文案二那年,他送宝华公主谢玉璋去关外和亲。她说“天下飘摇,谢家气数已尽。这江山,君若有能,
袖侧
穿书后我一夜暴富
穿书后我一夜暴富
莫双双一夜暴富,因为她穿书成了女主的准嫂子,  一个拥有两栋摩天大楼的房姐,  可惜她的剧情却是hard模式  男友想把她的房车钱奉献给妹子,  亲戚想让她留下遗产去死,  闺蜜也正等着继承她的男朋友。  我可去你们的吧!  是狼狗不够酷还是奶狗不够甜?  是我的钱不好花还是给你们脸了?  于是莫双双踹了男友打了亲戚撕了闺蜜,  之后更是开启了买买买的快乐模式。  可女主嘤嘤嘤的来了我要你的钱,
千朵云眠
冲啊,太子殿下
冲啊,太子殿下
中贺惜朝刚成为废太子伴读的时候,人人都幸灾乐祸,明里暗地嘲笑他上了条漏底的船。  果然,废太子不出所料一蹶不振,不学无术惹得众人摇头叹息。  其他各宫伴读都等着看贺惜朝笑话,可没想到废太子虽做尽荒唐事,却将他的小伴读护地极牢。  扬言“动我可以,动我家小惜朝试试  为此他揍翻了各宫皇子,赶跑上书房师傅,顶撞了皇上无数次,将胆大包天的事情做了个遍  之后……  废太子依旧带着自家软糯小伴读叱咤皇宫
遥的海王琴